close

各形各色!我們都是雙性戀──記3/15定義討論會
文/木糸口


由台灣第一個雙性戀社群「Bi The Way.拜坊」所主辦的《輕音茶聚──雙性戀的定義與認同》活動,於三月十五日在台北舉行。風和日麗的午後,每個人恣意書寫自己對雙性戀的定義與認同,並經由每個人的發表與討論,共譜雙性戀的多元面容。

這次活動的報名相當踴躍,可惜受限於場地,遂限額二十人參與。活動開始時,每個人先在一張A4紙張上描述自己對雙性戀的定義與認同,數十分鐘後便開始輪流分享交流。在開放的環境下,這些創作展現出高度的歧異與多樣性!除了描述性或條列式的書寫,亦有人以圖解表示,更不乏各種繪畫甚至摺紙創作,多元創意的詮釋,令人眼睛為之一亮。過程中也數次出現精彩的討論與激辯,使雙性戀定義更趨完整,擴充了雙性戀運動所關心的的範疇。


◎流動的光譜 漂移的性向

狹義的雙性戀定義或許是「可男可女、亦異亦同」的性別取向。這樣的性別取向帶著一種漂移性,但這樣的漂移並不意味情感的不穩固,而只是代表雙性戀對於情慾流動的認識,並因此願以開放的心胸接受這樣的變異性。畢竟,我們愛的是人,不是性別;因為認同愛情中存在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模式,也就不會將自己套入既有性別與性向的框架中。
當然,性別對於雙性戀也不是毫無影響,只是性別對雙性戀來說並不只是一種身份或角色,而更是一種氣質的展現。愛情能夠超越性別,而我們受到某些性別氣質的吸引而感受到愛情。

雙性戀結合了異性戀與同性戀的生命經驗,又發展出屬於雙性戀的文化特色。然而,這樣融匯發展的脈絡,並不代表雙性戀的經驗一定比單性戀廣闊。比方說,一個與女同志交往過的女雙性戀,不一定能確實理解一個T的煩惱。雙性戀者與單性戀者擁有不同的生命情境,各自在其脈絡上行進,因此「雙」、「異」、「同」確實展現了三種不同的性別取向與生命特質。


◎尊重每個自我 強調個體認同

因為不囿於既定的性別框架,雙性戀對內在認同的重視絕對是大於外在呈現。畢竟,如果以交往或戀愛等實踐經驗來定義性取向,那麼雙性戀的多數情感經驗就會被歸入異性戀與同性戀的樣貌中,於是我們將看不到任何雙性戀存在的證據。然而對雙性戀而言,我們自始至終都相信愛情無限可能的開放性,並且不隨愛戀對象之性別不同而改變。

當然,實體經驗會對自我認同產生影響,但終究一個人對自己性取向的定義是來自那個認同,而非經驗。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,我們每一刻都在接收新的訊息,產生新的改變;每個階段的自我都是全新的,而生命就是不斷認識自己、創造自己的過程。正是因為如此,我們更不能將自己侷限在當下的認知中(但不表示我們就無法建立穩固的信念)。


◎雙性戀定義 由每一個人共構

 

因著對愛情多元樣貌的認同,所以會自我命名為雙性戀的人自然也有千百種,而我們需要更開放的心胸來兼容這樣的多元。比方,面對「多重關係」這樣的雙性戀迷思,將不能再把團體污名轉嫁到「個人行為」。因為,試圖去明白一個雙性戀的劈腿者或多重關係者,以及他們在生命中所面對的課題,將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愛情的真誠無偽,並知道真正造成壓迫、真正需要去改善的是什麼。由於雙性戀者的生命經驗差異甚大,當我們貼近一個和自己絕然不同的雙性戀生命時,將能更貼近那幽微難測的心靈世界,並理解在那之中其實蘊含著許多規律與道理。
關於雙性戀的定義,從最初的「對男女都會產生情慾」,經過每個雙性戀者的自我定義,到現在都在持續地演變著。包括超越性別的愛情、跨性別的愛情、人們身上的兩性特質、情慾與性慾的分野、甚至友情與愛情的模糊界線等探討,這些都因此成為雙性戀的重要議題。

總之,雙性戀既重視愛情的本質,也強調認同的重要。而究竟雙性戀是什麼「樣子」,就讓身處其中的每個人來回答吧!



☆作者介紹:

木糸口是社群工作員,實習醫學生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 the 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